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产品中心 > 产品分类三
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的意见

  坚持统筹兼顾★◆■■■■,完善顶层设计■◆。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,统筹考虑资源环境■◆★■、产业基础、消费需求、国际贸易等因素★★◆■◆★,兼顾资源节约★★◆■、环境友好、消费友好等特性◆★■★■,制定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◆■★。

  (一)指导思想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★★■、五中◆■★★◆、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★★◆■,按照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■★◆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■★★★■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基点◆■■★,充分发挥标准与认证的战略性◆■★★◆■、基础性、引领性作用◆★★■★,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,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,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■◆★★★,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■★★,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。

  坚持市场导向,激发内生动力。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,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充分发挥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对于规范市场秩序◆◆、提高市场效率的有效作用◆★,通过统一和完善绿色产品标准★■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建立并传递信任,激发市场活力■◆■★,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和结构升级■★■■。

  (十二)健全配套政策■◆。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、运输配送、消费采购等环节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,加强绿色产品重要标准研制,建立绿色产品标准推广和认证采信机制,支持绿色金融、绿色制造★★、绿色消费◆■■◆■、绿色采购等政策实施。实行绿色产品领跑者计划。研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◆★,扩大政府采购规模★★。鼓励商品交易市场扩大绿色产品交易■★■、集团采购商扩大绿色产品采购◆◆★◆★■,推动绿色市场建设。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◆■■★■◆,促进产品回收和循环利用。

  【“十三五”,我们这样走过】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■★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■★,支持民营企业发展◆◆■★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★■。★★★◆◆★”习的重要论述,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。“十三五”以来■◆◆◆■★,在一项项惠企政策■■◆、改革措施推动下■◆★■■,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、活力更加充沛。【详细】

  坚持共建共享,推动社会共治。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,推动政、产、学、研◆★、用各相关方广泛参与,分工协作,多元共治★◆,建立健全行业采信◆★■、信息公开、社会监督等机制■◆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★■,推动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◆◆★、标识在全社会使用和采信■■◆★★,共享绿色发展成果★◆■◆◆。

  (八)健全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估与监督机制■◆★。推进绿色产品信用体系建设,严格落实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◆★★、认证实施机构对检测认证结果的连带责任◆★■★■,对严重失信者建立联合惩戒机制,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。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绿色产品监管方式,建立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认证实施效果的指标量化评估机制■★◆■■,加强认证全过程信息采集和信息公开■■★,使认证评价结果及产品公开接受市场检验和社会监督。

  (六)实施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★◆◆■。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发布绿色产品标识、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,依据标准清单中的标准组织开展绿色产品认证。组织相关方对有关国家标准★◆◆◆、行业标准★◆★■、团体标准等进行评估,适时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的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★■◆,避免重复评价。

  (十四)加强绿色产品宣传推广。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,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公益宣传★■◆★★,加强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★■■■◆◆、标识相关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★★★★,推广绿色产品优秀案例★★◆,传播绿色发展理念,引导绿色生活方式,维护公众的绿色消费知情权、参与权、选择权和监督权◆★◆■。

  (九)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和信息平台建设。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技术支撑体系,加强标准和合格评定能力建设,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检测机构能力评估和资质管理★■■◆★,培育一批绿色产品标准◆★◆、认证、检测专业服务机构,提升技术能力、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。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信息平台★◆,公开发布绿色产品相关政策法规■◆★、标准清单■■、规则程序、产品目录◆■■★◆★、实施机构◆★★、认证结果及采信状况等信息。

  (十一)加强部门联动配合。建立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与标识部际协调机制★◆■,成员单位包括质检■◆、发展改革、工业和信息化、财政、环境保护★■◆◆、住房城乡建设、交通运输、水利、农业、商务等有关部门◆★,统筹协调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相关政策措施,形成工作合力。

  健全绿色市场体系,增加绿色产品供给,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★★◆。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◆■■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、培育绿色市场的必然要求,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,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、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紧迫任务,是引领绿色消费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★★★■★◆,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、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现实需要。为贯彻落实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◆◆■★,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■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经国务院同意,现提出以下意见◆◆■。

  (四)统一绿色产品内涵和评价方法。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,在资源获取■◆■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处置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★◆,绿色产品内涵应兼顾资源能源消耗少、污染物排放低、低毒少害■★■■■、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、健康安全和质量品质高等特征★■◆★■。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◆■◆★、产品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★◆★◆,统筹考虑资源、能源、环境、品质等属性★◆★◆,科学确定绿色产品评价的关键阶段和关键指标,建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。

  (五)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■■◆★。开展绿色产品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,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,共同编制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明细表★◆◆◆★★,统一构建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子体系为牵引、以绿色产品的产业支撑标准子体系为辅助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◆◆◆★◆。参考国际实践,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,统一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,并发布认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。

  【擘画高质量发展】共享发展,民生改善奔小康高质量发展,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■◆◆■◆★。习多次强调,★■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◆■”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、兜牢民生底线◆★■★◆★?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、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◆★★■?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◆■◆?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◆★★、察民意◆■★■■、问民生■■★◆■★,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■★★◆★。【详细】

  (三)主要目标。按照统一目录■◆◆◆★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评价、统一标识的方针,将现有环保、节能、节水◆★★、循环、低碳、再生◆★★■★、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■■◆★★,到2020年■◆■■,初步建立系统科学、开放融合、指标先进、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■◆★★、标识体系,健全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★◆★,实现一类产品、一个标准、一个清单、一次认证、一个标识的体系整合目标。绿色产品评价范围逐步覆盖生态环境影响大★■★、消费需求旺、产业关联性强、社会关注度高、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及类别,绿色产品市场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■◆,绿色产品市场份额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◆★◆◆■■,绿色产品供给与需求失衡现状有效扭转,消费者的获得感显著增强。

  坚持继承创新■◆■★■★,实现平稳过渡。立足现有基础,分步实施■■★,有序推进,合理确定市场过渡期,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,逐步淘汰不适宜的制度,实现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◆■★■、标识整合目标◆★★■◆。

  (十)推动国际合作和互认★◆◆◆■。围绕服务对外开放和★★■★■“一带一路◆■”建设战略,推进绿色产品标准★★◆◆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★◆◆◆,开展国内外绿色产品标准比对分析,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规则,提高标准一致性,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的国际互认。合理运用绿色产品技术贸易措施,积极应对国外绿色壁垒,推动我国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制度走出去,提升我国参与相关国际事务的制度性话语权★◆★。

  坚持开放合作,加强国际接轨★◆◆。立足国情实际,遵循国际规则,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★■■★◆,深化国际合作交流,维护我国在绿色产品领域的发展权和话语权,促进我国绿色产品标准★◆■、认证★■★、标识的国际接轨、互认◆◆■,便利国际贸易和合作交往◆■。

  (十三)营造绿色产品发展环境。加强市场诚信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,各职能部门协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■■★★,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进一步降度易成本◆■◆,切实减轻绿色产品生产企业负担。各有关部门、地方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,加快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,改进服务和工作作风,优化市场环境■★◆,引导加强行业自律,扩大社会参与,促进绿色产品标准实施、认证结果使用与效果评价,推动绿色产品发展。

  (七)创新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机制。优先选取与消费者吃■◆、穿★■◆★★、住、用、行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料、终端消费品、食品等产品,研究制定绿色产品评价标准。充分利用市场资源■■,鼓励学会◆★、协会、商会等社会团体制定技术领先、市场成熟度高的绿色产品评价团体标准,增加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市场供给。